第三百四十章 三十二(1 / 2)
郭可,80年出生,川省人。
这哥们从02年开始在剧组打零工,演员助理、替身之类的,一路做到副导演。
2012年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一篇《世界上唯一公开身份慰安妇:儿子至今未婚》的文章,大受触动。
于是赶往了桂林小古告屯,找到了92岁的韦绍兰和67岁的罗善学,想要将他们的故事用镜头记录下来。
然后问题就来了,他没钱。
影视圈其实挺小,他也不知道从哪打听的,忻钰琨是因为搭上周瑾这条线,才搞到的投资。
于是就想请忻钰琨代为引荐。
四个人找了张白色的圆桌坐下,周瑾打量下郭可,发现这哥们浓眉大眼的,随身带着双肩包,很有学生气。
简单的一番介绍后,郭可从包里翻出一沓资料,拘谨地道:“这是我搜集的一些文献,还有去桂林,对韦绍兰老人的一些对话记录。”
那模样不像是在忽悠投资人,更像是一个学生拿着作业证明给老师看我不是没写,是真的没带。
周瑾笑笑,开始翻看资料。
魔鬼藏在细节里,一个导演有没有用心,从他搜集的资料就能看出来。
黄博道:“你没把这项目提交给电影节的创投会吗?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啊。”
郭可摇头,“我投了,还找了几个影视公司,得到的回复都差不多,他们觉得太平淡、太无聊了。”
周瑾其实上辈子就听说过这部纪录片,但没敢去看,因为觉得太沉重、太残酷了。
此时听郭可这么一说,还挺惊讶,抬头道:“怎么会呢,这样的题材拍出来都带血,戳一下都痛,怎么会无聊?”
郭可比划着道:“不一样的,他们就想让老人说点什么,把伤疤揭开来,我不想揭伤疤,不想让她们说过去。”
估计怕周瑾和黄博不大明白,又给解释了下:
“这就跟数数一样,慰安妇这个群体,我不去讲一二三四,我想从五开始,讲五六七八九,去拍她们的现在时……”
这话说着他自己都心虚。
慰安妇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她们的过往,如果只拍几个老太太的悲惨现状,未免也太平淡了一些。
这一点,即使是郭可,也不得不承认。
黄博点下头,他向来不泼冷水,笑道:“你这想法不错,可惜要想找投资,那就难咯,得找其他的法子。”
“什么法子?”忻钰琨适时地问。
黄博一摊手,戳戳周瑾,“问他,这个他比我熟。”
又道:“你看了这么半天,看出什么来了吗?”
“三十二,”周瑾颇为感慨,“20万受害女子,现在就剩三十二名了,这数据准确吗?”
“准确,”郭可连连点头,“我联系了一个从事慰安妇生存现状研究的教授,这是他给我提供的。”
“你没打算把她们的故事都拍出来?”周瑾又开始循循善诱。
郭可眼神一黯,带着泪光,“想过,但是不太现实,我现在就想拍个短片,再不做就来不及了。”
“我之前去桂林找韦绍兰老人,你知道吗,她每个月才拿30块钱,临走我给她留了500块钱,她拿个红纸包了又还给我,让我给我妈买点东西……”
三个人谁都没说话,静静听郭可讲述着。
从他的那些描述里,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位老人形象一点点清晰起来:
她年轻的时候很苦,靠割草卖柴活着,现在做不动事了,镇里每个月给30块钱,喜欢买白菜吃,因为白菜便宜,她乐观,甚至还能唱几首小曲……
如果抛开慰安妇的那段经历,她就是最普通的农家老奶奶。
四个人一直聊到日头偏西,情绪都有些复杂,除了同情、怜悯和无奈,还有一些国仇家恨。
“要不先吃饭?晚上还有颁奖礼呢,”周瑾提议。
“你们先吃吧,我还有点事情,”郭可和忻钰琨都表示了推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