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史无前例的投资大单需要特殊的政策(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如果不是诚心要赶走这家晶圆厂,国家就没有不批准的道理,而且批复的速度一定很快。

“我知道了,粟书记!”刘广林点点头,继续往下说,“还有一个米方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但我认为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人才!

米方再三提到,我们必须满足他们在晶圆厂、软件公司等好几个方面的人才需求。

甚至直接向我说明,正是我国有着大量的优质人才储备这一优势,才是促使他们决定在我们这里投资的决定性原因。

他们甚至说到,半导体产业化竞争的后期,其实就是人才竞争。

如果我国因为种种原因,现有人才不能为他们服务的话,最起码,高校毕业生名额一定要给足了他们。

否则,不管是晶圆厂,还是软件公司,哪怕是办起来了,也会因为人才问题,导致这些企业全部成为没有任何竞争力的代工厂。

那不是他们想要的。”

粟子莹看到刘广林的轻松神情,禁不住有些疑惑:“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好吧,你怎么还不当一回事呢?”

“国家不是从今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不包分配工作了吗?

所以,尽管在高级人才这一块我们能想的办法不多;可在高校毕业生名额这一块,我们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呀?”

面对刘广林的不解,粟子莹摇了摇头,“事实和你想的不完全一样,甚至差距还有些大。

是的,从今年开始国家就不实行带有强制性的‘统包统分’政策了。但,这不表示我国的优质人才有多富裕。

相反,优质的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够的。而这些优质人才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被国家某些部门预定了。

这一点,在科研部门体现的尤其明显。

不过,你既然已经答应了他们,我们就一起努力,帮他们争取到国家层面的人才政策支持。

毕竟,这些在他们米方工厂、公司工作学习的,全都是我们自己国家的人才。学会了,学好了,对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相信,国家会支持我们的!”

刘广林也相信,以粟子莹大伯的政治影响力,在顺应国策的情况下,办这点人力资源上的事情,他部门里面的一位副司长就可以了。

“那么,他们去我国的考察日期定下来了吗?”谭明明谨慎地问道,“到时候,我希望能给他们做全程翻译。”

这是组织上的决定,并不是谭明明的私人请求。从这一点上,完全可以看出,外事部门对粟子莹和谭明明的充分信任。

“当然,这个没有问题。米方预定的考察日期是下个星期的星期二,还有五天时间。

如果赶得巧的话,有可能和我们一起回国呢!”

正事到这里就基本上谈完了,粟子莹的神色也没有那么严肃了,语气略显轻松地说道:“感觉这一趟商务考察,就像是做了一场梦。

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拿下来两个史无前例的大单子,总感觉特不真实。”

小齐也笑开了嘴,眉眼极喜人的弯起,“真是的!吃的好,住的舒服,还拿下了这么大的投资项目,太梦幻了。”

小齐的话又勾起了粟子莹对上次外贸部考察团的不快回忆,她瞟了一眼小齐,“没吃过苦头都知道甜味,你也是个知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