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吉士林(1 / 2)

加入书签

如果单以本金来考虑。

这个餐馆办起来,虽然比当初的李记酒铺强太多了,不可同日而语。

可要放在当时京城的四大商场之首,各种名店汇集,大小餐厅林立的东安市场内,还是有点不够看的。

硬件条件也就只能勉强属于中等。

但李立精明就精明在他选中的股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随便就让人投钱的。

否则的话,他就该去跟康术德开口才对。

这个时候,康术德也已经有一些积蓄了,一两千大洋还是拿得出来的。

然而李立没有。

非但没有,他甚至甘心在利益分享上让这几位股东占大头,他就只占两成股。

专为给几位少爷小姐赚零用钱,当个卖力干活的大掌柜。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些出资的股东们,对于李立而言,都有特殊的用处。

他图的就是狐假虎威狗,能借助这几位少爷小姐的背景,在商业经营上享受莫大的便利。

首先马家的孙少爷不但是李立的雇主,而且马家是京城首富。

什么京城饭店、自来水公司、电车公司、开滦煤矿,全有马家的股份。

李立把马家的孙少爷拉进买卖里,除了时间上他自由了许多,得以分心照管店铺。

也能够借助马家的金字招牌给他自己增加信用度。

采购商品、原料和设备的价格和时间都会大幅放宽。

甚至无需现钱就能从一些商家先拿大批量的现货。

这就等于是钱啊。

其次,马家孙少爷跟北平市长千金余益华谈恋爱。

李立作为司机跟余小姐也混熟了,借助余小姐的名义办事,谁敢不给几分面子?

别说物资供给上不会断档,受到的各种管制也都会比同行压力减轻不少。

甚至东安商场还因此按照李立的心意,强行迁走了原商户,腾给了他一块中间地段好位置。

那块地方,无论南来北往都要经过于此,而且经营对象的定位也十分有利。

北面距离东安市场的书店区域不远。

其中“中原”、“春明”几家书店都是专门经营外文图书的,顾客多是大学教授和知识分子。楼上四周有一家舞厅、会贤台球厅HT文卿镶牙馆。

南面是南花园,升平游艺社等娱乐场所就在其中。

所以说,李立在这儿开办餐馆。

东安商场的客人,在娱乐、购物、购书之后,都有可能到他的吉士林坐坐。

最后,李立还看中了江家是留洋建筑师的“洋造办”背景,以及江家四小姐平日就爱张罗美食,招揽朋友,举办聚会的习惯。

果然,店铺装修的事儿全由四小姐找的人给办妥了。

不但完全符合他的要求,效果极佳,特别洋气,最后价钱给算得还特别便宜。

店铺开业后,四小姐也经常邀约朋友来吃饭,照顾买卖。

而且由于这几位少爷小姐社会关系不同一般,吉士林开业当天,还有东北军将领鲍文樾专程前来捧场。

这主儿曾经是张学良将军的得力助手,后来落水附逆,当过汪伪政府的军令部长。

在北平沦陷时期,还是一个挺有能量,获得日本人看重的军界人物。

因此,许多人都产生了误会,认为鲍文樾才是吉士林的靠山,是真正的幕后老板。(这是真的,文中李立为作者杜撰)

总而言之,吉士林的资金不大够只是小问题。

除此之外,几乎占尽了先天的优势。

吉士林开业当天,那真的是顾客盈门,来了个开门红。

当然,决定一个餐馆是否能持续的红火下去,关键还是得看经营手段和菜肴的口味。

在这两方面,李立也没掉链子,他做的确实不错。

比方说,这次他学起士林就学得更到位了,几乎完全采用了起士林的营业模式。

一楼的店堂很小,除了卖卖糕点、糖果、洋酒、罐头外,便只经营一些快餐、三明治和冷饮。

楼上才是正经的餐厅,卖各种西餐大菜。

甚至他还雇佣了几个白俄落魄贵族家的姑娘,充当女招待。

虽然由于楼上南北向不宽,东西向却很长。

整个店堂的桌椅不得不采用“火车座”的形式,就像一节加宽了的列车车厢。

这与起士林的圆桌座椅来相比,层次确实显得有些拉低了。

但李立却仍然懂得要在其他方面增加艺术气氛,把不足给补齐。

比方说餐厅的东头是算账的柜台和酒台,西头他就弄了一半圆型的高台,约高出地面一尺许,形成一个很简单的小舞台。

台上放了一架三角钢琴,旁边还备有一架电唱机。

这样一来,除了便于聘请乐队演出助兴之外,平日里也给店里的客人增加了许多自娱自乐的乐趣。

台上的钢琴是可以任由顾客去弹奏的。

兴之所至,谁都能登台上去露一手。

那电唱机俗称“电转”,有四种速度。

分别为每分钟16、33、45、78转,可以听四种不同转速的唱片。

这项代放唱片的服务在吉士林同样是免费的。

事实上用它听唱片的人非常多。

因为吉士林北面临近东安市场里的书店区域嘛,不少客人都是在那些书店里买了唱片,然后再到这里坐一坐。

他们只要把唱片交给服务员播放就无需再管了。

正好喝杯咖啡吃点糕点,小憩一下。

说起来,其实跟店里摆上一台昂贵的自动电唱机效果也差不多,反倒更人性化。

总之,钢琴和电唱机这两项吉士林的特色服务项目,都绝对是相当高明的妙招。

这里成天交错响着西洋古典音乐和江南丝竹,不但无形的把餐馆的层次拉高了一大截,为吉士林带来了不少有音乐细胞的风雅客人。

也让吉士林永远都没有了空座的时候。

这里并不像其他的餐馆,只有临近饭点才是高朋满座。

哪怕不是饭口儿,也能上七八成座儿的。

要一两样点心,或是一杯咖啡,听听音乐,会会朋友,再就是购物之余在此歇歇脚,都挺好。

因此,京城文化界、艺术界和工商界的许多名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吉士林在京城年轻男女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增加,后来就成了一个很有品味的时髦场所的代名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