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6章:风起嬴州,三军伐明(1 / 2)
对于大秦来说,中原三国中最容易灭掉的国家其实是魏国,而最难啃的硬骨头才是明国。
毕竟魏国一马平川,除了几座坚城之外,几乎无险可守,大秦铁骑可以任意驰骋,而且魏国内部很多人都心向大秦。
曹操治国能力虽强,但所行的手段委实不太干净,过于不择手段,所以也不是所有魏国百姓都支持曹操。
但明国不一样,朱棣将朱元璋的政策贯彻了下来,哪怕他不得已对齐系妥协了,也没有损害到底层百信的利益。
明国百姓都非常爱戴朱棣,可谓是军民一家,内部也极为团结,所以才能打退三次魏宋联军。
所以,对于大秦来说,若是先灭明的话,哪怕是三路大军齐出,肯定也会旷日持久。
但先灭魏就不一样了,只要攻破了魏国的几个重要据点,大秦铁骑就能在魏国随意驰骋,将魏国分割成数块,分而化之,很快就能将其灭国。
所以,中原三国的最佳灭亡路线,其实是先灭魏国,在灭宋国,最后才是灭明国。
大秦出动水陆三路大军出兵攻明,只不过是诱饵罢了,真正目的其实是逼魏宋两国叛盟,然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对曾今的盟友宣战。
一旦曹魏和赵宋参战的话,大秦也将从虎牢关、魏郡、南阳、章陵四个方向,同时出动四路大军攻打魏宋,而这其中有三路都是针对曹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先灭掉曹魏。
只要能够先灭掉,或是逼降曹魏的话,秦军接下来只要不犯下大的错误,这次作战基本也就可以宣告胜利了,灭亡宋明两国不过是时间问题。
当然,灭隋的计划,虽在这次作战计划之内,但和东线作战的联系却不大,主要还是看隋国那边的反应,然后大秦在后发制人。
不过无论隋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都不会影响大秦灭亡中原三国的计划。
“陛下,黑冰台嬴州分部,最近打探到一些重要情报,魏宋明三国在嬴州的势力,最近都和丰臣秀吉联系频繁。
微臣推测,一旦对中原三国中的任意一国开战的话,我国在嬴州的地盘很可能会遭到多方围攻。”郭嘉汇报道。
“中原三国这事想以嬴州作为突破口啊。”
嬴昊露出差异之色,他早就猜到曹操、赵匡胤、朱棣不会束手就擒,却没想到他们会以嬴州来作为突破口。
大秦就算失去了在嬴州的所有地盘,对于整体实力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反之中原三国就算得到了嬴州,短期内也不会得到太多提升,除非把嬴州压榨殆尽,但这显然会遭到嬴州本土势力的一致反对。
曹操、赵匡胤和朱棣显然都是狠人,深知皮之不附毛之焉存的道理,中原的地盘要是守不住的话,那守住嬴州的地盘也没意义,比如彻底牺牲掉嬴州的百万蛮夷,从而换取资源以求在大秦的铁蹄下保住国家。
“我大秦现在在嬴州有多少兵力?一旦魏宋明三国联合嬴州本土势力来犯的话,又能否守住在嬴州的地盘?”嬴昊开口道。
“启禀陛下,我大秦如今在嬴州共有七万驻军,其中步兵五万,水军两万。
除此之外,上杉、立花等依附我大秦的嬴州新秦人势力的手中,也还有十万秦协军可用,而且随时都可以继续扩军。
一旦魏宋明三国联军来犯的话,凭此十七万大军,进取或许不足,但自保足矣。”王猛汇报道。
嬴州的七万驻军之中,除了两万水军之外,五万步军并并未计算在大秦155万总兵力之内。
毕竟这五万大军要长期驻扎在嬴州,不是已经在当地娶妻生子,就是连家人也迁移了过去,在彻底同化嬴州前都不会动,所以才没有被算在大秦本土的一百五十五万大军之中。
若是算上嬴州的五万驻军,以及吕宋的一万驻军的话,大秦的总兵力其实是161万,就这还没把嬴州的十万秦协军算上呢。
王猛都说自保足矣了,嬴昊自然也就不用过多担心,不过刘伯温却在此时进言道:“陛下,水陆三军伐明的计划中,水军这一路由周瑜大都督领军。
周瑜大都督率四国联军灭亡倭国,在嬴州的威望极高,而他若是率领第三路军攻明的话,则必然要暂时离开嬴州。
一旦周瑜大都督离去,仅靠秦政刺史的话,未必能镇住嬴州本土势力,难保他们不会起其他的心思。
所以,伯温认为第三路军主将人选,应该换成他人,留周瑜大都督继续坐镇嬴州,才更加稳妥。”
刘伯温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但十五万秦军水师毕竟初建不久,作战经验本来就少,除了周瑜这个水军大都督之外,根本没有其他水将够资格直接率领八万水军。
所以,到底换不换掉周瑜呢?
嬴昊也不禁有些左右为难。
不让周瑜率领第三路八万水军吧,找不到其他其他够资格的水军统帅。
可让周瑜领军去伐明去吧,嬴州又会不稳。
嬴州刺史秦政的地位虽高,可终究是个文官,没有周瑜在,他一个人的话,确实未必能整的嬴州的本土势力啊。
可嬴昊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换掉周瑜,毕竟周瑜在水军中的位置无法被替代,但在嬴州的位置却是可以替代的。
“朕决定了,依旧由周瑜率领第三路军伐明,不过嬴州大都督一职,改由雍凉军中将王翦担任。”
王翦能够这么快晋升中将,主要靠的就是灭倭之功,他在灭倭一战中居功甚伟,百战百胜,打的嬴州本土势力胆寒,他也是唯二能够接替周瑜,担任嬴州大都督并镇守嬴州的人了。
至于另一个人,自然就是吴起了。
吴起其实比王翦更适合,他娶了立花道雪的女儿,嬴州本土势力自然更加亲近他,但吴起在接下来的大战中还有用,所以自然不能让他去嬴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