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2)

加入书签

大雨中,一羣黑山鸦低空飞过,一个个倒人字形由远而近,形象逐渐清晰庞大,到眼前倏地俯冲下来,就快触地,旋又攀升一闪而去。它们顶不住气流压迫和来势汹汹的风雨,各个争先恐后,飞得东倒西歪。殿后的忙不迭夺空胜出,抢在前的转眼又落在后头,腾风振翅的声音夹杂聒噪的叫嚷,吵得震天价响。一名小贩骑驴横过大半个草原,恰恰赶上这场大雨。他浑身浸透,狼狈不堪,鞭策驴儿踏着草滑的泥泞蹒跚前进。行路间,望见这俩稚龄的孩子担惊受怕、困倦乏力地摇手唤住他,小贩连忙赶到俩孩子藏身处,把他们一一抱上驴背,自个儿则下地步行,同往牧场上找掩蔽。

路边儿蹲着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长手长脚瘦成了一把柴干儿,倚着拐杖脏兮兮地缩成一团,是亲王「石心」的下堂妻「团氏」。当初入宫之前她本是平凡百姓出身,给贬回民间之后已举目无亲,落得无家可归,又因自尊心使然婉拒乡亲的施舍,多年来朝地里刨野芋吃的落魄形影早已是荒山野地上常设的一景。团氏流浪至此,给这雨卡在半路,饥寒交迫,无以为继。小贩载俩孩子路过,看着不忍,只好让她挤一挤,也骑上驴去。驴儿不胜负荷,「哦……!哦……!」叫了两声抗议,又摇摇头,长长吐了一口气,才很认命地重新上路。这时孩子的爹「石漂」站在昏暗的毡包门里边儿,多日出猎尚未刮理的短须长了满腮,黝黑的脸上露出几许疲惫和沧桑,满眼落寞望着妻子,无言以对。大雨前,新近才迁入的年轻夫妇俩就疯也似地找翻了营地,遍寻不着,之后又急急返回毡包,奢望着孩子已安然归来。此刻不知俩萝卜头人在何方,处境堪虑,为父的心情沈甸甸,难过得不得了,打算骑马重新找去。

小贩一行人好不容易进了牧场,营地上不见人影、形同空城。小贩不知找谁作主是好,遂踩过毡包之间积流成渠的大水,来到族长家的毡包外,卯起力气叫门,惊动了帐里老老少少。族长的女儿「七晴」出来应门,一见是俩小的,兴奋得拔腿往外跑,一路嚷嚷「人回来了,人回来了!」路经十数座毡包里的邻人顾不得淋了一身湿,通通跑出来张望,大伙儿议论四起,皆感欣慰,并连声催促七晴赶紧回帐里躲雨去。

石胆首度来此探望大哥大嫂,这当口儿正冲出他们的毡包匆匆上马,要帮着去搜寻侄儿侄女下落,听见喊声忙勒住马,回头忽见素未谋面的七晴满脸是雨,湿透的长发纠结,裙襬溅了泥,淋得狼狈不堪跑来,石胆却眼前一亮,整个儿给震慑住。怎会有这么脱俗的漂亮人儿!边想边目不转睛盯着她瞧,看得浑然忘我,为两人之间的强烈牵引深深着迷,顿时周边儿一切都不痛不痒退出视线外,连时间也静止不动,让剎那化为了永恒。就这样,幸福洋溢的石胆知他已遇上神所命定的女孩儿了。而七晴跑到一半乍见石胆的马上英姿,讶异天底下竟有如此帅气完美的男人,跟他四目相对的感觉太美好,魂都不由自主被他吸了去,当下脚底生根似地僵住了,愣在那儿看得出神。石胆的大哥大嫂隐约听见七晴喊人,惊喜莫名,急忙打毡包里冲出来,双双冒雨直奔七晴家。七晴回过神来,转身跟上他们,石胆这才满心狂喜朝马圈方向骑开去。一进毡包,俩孩子即迫不及待钻进父母怀里,让他们一人抱起一个,擦擦干、烘烘暖,好生呵护。族长热心招待团氏和小贩酒食,又吩咐家仆把他们衣物烘干之后,分别为了慈善和答谢的理由馈赠碎银,可谦卑守分的两人都婉谢了族长的慷慨赐予,仅多揣了几天粮食在包袱里,并对族长的款待深深致谢,待雨一停就起身告辞了。

毡包最里边儿挂了几张大壁毡,壁毡旁高高晾上几件衣服。稍往前些的毡包顶圈垂下两根草绳,悬吊了十多尺长的一支横木棍,上头倒挂着一整排肥肥的野灰兔,粗算总有二三十来只。再过来些,地上铺了张褪色的老旧大红毡毯。聚落族长,也就是七晴年逾六旬的爹爹「蛮它山」跟七晴八十好几的爷爷同坐右上角,看着平安归来的俩世侄孙爬的爬、滚的滚,在毡毯上玩儿得不亦乐乎。蛮它山不时大声吆喝,兴致高昂指挥孩子们应该怎么玩儿、不该怎么玩儿,比俩儿童还吵些。七晴的母嬷「收峦」梳了两根灰白的长麻花辫儿,跪在毡毯左下角织布机前纺织做活儿。五十开外的她一语不发,听那老的小的玩成一堆儿,不禁莞薾,随他们闹去。

半个时辰后见他们玩儿得差不多了,石胆的大嫂就到毡毯旁牵一个、抱一个,把俩孩子带回自家毡包午睡去,石胆的大哥则盘腿坐上毡毯陪族长蛮它山多聊一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