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 2)
两崖夹峙,崖顶两方人马遥遥相望。侠女所站的东面断崖上,石胆取来绳索缠在箭身尾羽前端,一箭射越深谷上空,□□西面断崖坡顶的黄土地里。西面崖上唯见书生一人,身材瘦弱、人单力薄,却谨守着岗位,随时待命。单轨绳索的运输过程别无辅助工具,就靠他拉。书生遂蹲踞在地,以树干的桠杈为轴,卡住石胆射过来的箭绳,然后两手轮流绕拳一圈一圈往里收。
东面崖顶上,面色凝重的七晴把石胆稚龄的侄儿侄女和小白狗雪花儿放进临时编妥的藤篮里。侠女连夜赶工应急的扇形藤篮既广且深,上缘是高高的圆弧,底边儿厚实,藤编的一条把手横跨篮框上缘,将藤篮口两边儿稍稍兜拢在一块儿。石胆与明月老人就如对崖书生一样拼命揪紧绳索,两人一前一后站稳了,四只大手合力把关,极慢极慢地放绳。一方面掐准书生每绕一拳的收绳长度,好生配合,一方面琢磨藤篮挪移的速度,力求平衡。于是留在地上三十来丈长的绳索就这么一节一节把侄儿侄女连人带篮小心翼翼给运过山去了。
凭大伙儿多年出入山区的历练,悬崖运人倒也不是什么绝顶稀奇的举措,只是看在不惯常登山攀岩的七晴眼里,自是惊恐万状。所幸石胆、明月老人与侠女都是忠坚可靠的武猎好手,山野求生胆大而技巧,默契十足。此外,绳索一路紧绷,对于书生又指挥得宜,所以过程平稳,无懈可击。也难怪孩子们对三位叔伯、两位姑姑百般信赖,虽身临险境而不自知,腾空跨谷的当儿一副没事人样儿的,文静乖巧,表情平常。
石胆无论如何必须翻山越岭前往南蛮地区,西面断崖乃必经之路。若让俩孩子骑在马背上渡水风险过高,而马拉着车有翻覆之虞亦不能泅水载人,所以才会如此行事。好不容易将俩孩子安顿妥当,东面崖顶的几个大人责任轻了、行动快了,决定各凭本事,分头度崖,并约在对山书生家见。
侠女首先表示,「马归我管!我得骑下山去,拐得远远儿地挑个水势稍缓的地点涉溪爬上对山。这一下一上,恐怕得两天工夫。」石胆点头同意,让她把宝龙和土土带了去,并吩咐她全程护驾明月老人。可是明月老人不放心,想亲眼看着七晴和石胆跨过对崖再走,石胆则坚持请他老人家乘天光快快上路,与侠女渡了溪、上了对山,大伙儿也好早点儿齐聚。明月老人拗不过去,只好依石胆的意思先走,临了还说,「不用担心我,你自个儿多留神才是。对岸见!」说毕驾了马车就跟侠女一前一后走了,七晴和石胆则听从干儿子建议再往前去,要踩吊桥直接过山,好及早抵达书生家,亲自顾全俩孩子。西面崖高处是座雄伟高耸的峯岭,山尖长年覆盖霭霭白雪,间或露出些许黑土。山尖以下坡度高险但坡面平整,成片草地铺展开来,看上去绿油油、软绵绵的,十分醉人。斜草坡下缘居中位置是书生住的小木屋,峻岭背衬下显得只有胡桃般大小。小木屋以下的地势则宽阔平缓,一路伸向崖边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