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三代同堂(2 / 2)

加入书签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他最后下定决心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建所像样的学校,同时他还向上面申请了公派教师。之后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每天爬坡上坎了解地形面貌,带领众人修路……

如今这里已然是个旅游胜地,早已摘除了贫困的帽子。

她跟着外公走了许久,踏入这座村子,映入眼帘的便是薰衣草基地。还有许多乡亲都热情的上来和外公打招呼。

他离开这里已有许多年,但这么多年来他始终都会定期来这里走访。

“老林,来喝茶噻。今年子茶的收成好,四月采的毛尖儿家里还剩着哩。”

总之一天下来,她跟着外公翻山越岭,走访入户,她好像看到了数年前有一位男子,意气风发,带着满腔热血,在这山与山之间摔倒过无数次,但始终坚持坚定地带着大伙儿一路向前。她好像又看到崎岖山路间,一抹挺拔的身影,渐渐地佝偻了脊背,白了华发,即便如此,他站得还是如她心中的巨人。

紧赶慢赶,夕阳余晖间他们终是回了家。

兰母已经给外婆打扮了一通。林峰一回来就看到自己的妻子像是年轻时刚和他结识时的模样,长期的病痛折磨让她的身体已经走样,但在他的心里,她就是最美的,她一生都是他的挚爱,他们从友人,到爱人,如今早已成为了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整体。

一座老房,斑驳老墙,一对爱人,执手相望,一大家子,三代同堂……

一张合影,一纸乡愁,最是忧愁,最是乡愁,最是想见却不能见

最是岁月不饶人……

看着相机里的合影,她想起小时自己总抱怨年里回雾都的路很长,亦不喜那种过分的热闹,语言的差异也令她很难接受……

后来,她开始懂得那份挂念。他们常常来电问问她的学习,她的身体,询问什么时候能回来……

时间在两座城市间奔流,不曾停息……

一晃之间,近乎2年的不得见,让她在成长的路上,突然能体会到那些珍贵的爱意,就像这张相片,从此以后,她会将它们小心珍藏……

“喂周易,我跟你说,我有给你带份亲手做的,哦不,参与了的礼物哦!”

第二天大早,她就早起和外公他们一起打糍粑。

她看见外公熟练的把蒸熟的糯米迅速放在石舀里,拿着个大锤子就敲了起来,兰父和林峰配合着,两人一上一下,默契十足

“你妈妈呀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了,刚出炉烫的咻啦咻啦的也不停嘴。”

“爸~您就知道说我黑历史!”一旁兰母正端来茶水,听到这儿不免脸红了红,她可是有包袱的。老人爽朗的笑了几声倒也不再说什么。

看着一旁的霁月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兰父突然有点想逗逗她“月儿,你要不要来试一试?”

她一听,忙去接过外公手里的锤子,林峰也没拦着,他倒想看看自己这个孙女儿有什么能耐。

她尝试了好几次,勉强把它拿起来了,可是却根本没有他们的节奏感和力道,只几下就累的直不起腰,不行不行,怎么这么重,抬起小脸满带疑惑的盯着父亲,却见父亲眼里满是戏谑的意思,真气人!

“好了月儿,还是外公来吧,等你来,怕是等到明年我都吃不上糍粑咯。”说着外公就接过了她手里的棒子。

这打糍粑呀要趁热,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再弄成小团的样子就大功告成了。黄豆炒香磨粉拌上白砂糖,那香甜可口,软糯糯地令人难忘。

剩的一些糍粑也没有浪费,霁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包好放在瓷盆里,还裹上几层保鲜膜,等明天回去,她就给周易做份红糖拌糍粑!

在这里的日子过得充实又迅速,转眼就要启程回家了。午间烈日当空,小屋里却是更加热闹,扑面而来尽是火锅的麻辣香鲜,刺激浓郁,锅底沸腾腾,蒸汽热腾腾,滴着红油的食物,从滚汤中捞出,岩浆一样穿喉入腹,辣并快乐着,对于霁月这种长期被勒令养身之人,此刻宛如在美食的天堂。

这雾都吃火锅脑花必不可少,在兰母的强烈推荐下,她勉为其难的试了试,谁知入味儿的脑花没有一丝腥味,软乎乎的,细腻的入口即化,谁吃了不得说声妙。

饶是盛夏,也可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别离的伤感好似都融于了这热情似火的锅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