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曜变天目(2 / 2)

加入书签

钧瓷始发于东汉时期,到了宋代才是鼎盛时期,它可是五大名窑瓷器之一。

在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里,钧窑瓷器被称为国宝、瑰宝。

它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着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钧窑瓷器以它特有的古朴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更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

它那七彩神光、云霞星目、等等无穷变化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岳正阳从眼前的这一件瓷碗,终于明白了乾隆的一首诗意境。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在宋朝那个年代,色彩是很难得的东西,尤其表现在瓷器上面,要烧制出有色彩,少之又少。

而且那些自然而然形成的图形色彩,都不是人为操控的,在出窑之前,窑工们都不知道这窑中瓷器的颜色。

因此,钧瓷刚出世,就受到各阶层的宠爱。

岳正阳再次认真观察手中的钧窑瓷碗,从碗足处发现瓷碗的胎质细腻。

岳正阳用手指在碗边轻轻弹了一下,就听到清脆动听的声音,犹如金属之音。

它那圆润的碗口,晶莹润泽的釉色,以及碗中五彩缤纷的色彩,让瓷碗古朴典雅外表和碗中艳丽绝伦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古人对钧窑瓷器也十分的青睐。

像宋朝就有诗人赞美均瓷:“夕阳紫翠忽成岚,雨过天晴泛红霞。琼楼仙阁玉人归,层峦叠翠云雾飞。?”

而近代的在世的书法家、画家费新我的《咏钧瓷》中就写道:“雨过天晴蚯蚓纹,鸡红茄紫火焰青,钧瓷焕彩由来久,今日推陈又出新。”

还有很多很多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的多样和窑变的奇妙之美。

岳正阳鉴赏手中的瓷碗,其釉色绚丽多彩,让他爱不释手。

只见瓷碗周身还布满蚯蚓走泥纹,这正说明了诗中的“雨过天晴蚯蚓纹”景象。

再加之其釉色晶莹剔透、釉厚如琥珀,这和乾隆诗中的“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相贴切。

这自然窑变形成无可比拟的独有色彩,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之美。

就在岳正阳认真鉴赏的时候,就听见耳边响起马卫都的声音。

“喂,喂喂,岳三哥,你可别看在眼里拔不出来啊。”

之前马卫都见岳正阳很牛的样子,自己还特敬佩岳正阳呢。

现在看看自己敬佩的人,竟然如此失态,让他不得不去嘲讽一下。

马卫都的话让岳正阳尴尬了一下,他只能把瓷碗从眼里拔出来,放在原来的博古架上。

在他放下瓷碗转头的时候,地上一只青花大缸吸引了岳正阳,大缸里笔直的插满了卷轴,都没有多余的空间再插一根卷轴了。

岳正阳印象中,自己好像也有这么一只大缸。

岳正阳心念一动,立刻就知道自己的大缸在空间里静静的躺着呢。

不过自己的这只没有老先生的这只大缸大。

岳正阳来回走了好几遍,对博古架上的古董都看了好几遍,因为太多,他也没时间一一细看。

最后,岳正阳发现博古架竟然都是紫檀木的。

看来这个书房除了自己和马卫都不是老的,其他都是老玩意啊。

哦,这里没有诋毁说老先生的意思啊。

在离开老先生家的时候,老先生还让岳正阳常来家玩,让岳正阳进部队大院大门的时候就说是找叶圣淘的。

岳正阳也连连答应,保证下次一定过来看望老人。

出了部队大院,岳正阳和马卫都分手了。

岳正阳上了车,调转车头回家。在路过部队大院大门口的时候,看见马卫都正和两个年轻人说话。

这两个人和马卫都说话的人,一个四四方方的脸,说话总是抬着下巴,仰着头。

而另外一个却是相反,整个人非常瘦,比当年的沈从文还要瘦,瘦的连颧骨和嘴巴一圈都显得凸起,有点返祖的样子。

岳正阳瞥见马卫都说了什么后,两人高兴的跳起来,那四方脸更是拉住马卫都往大院里面走。

因为起步提速,车子比较慢,岳正阳也多看了两眼。

等车速上来,岳正阳也就看向自己车头的前方。

还是安全第一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