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金铺到手(1 / 2)
铅笔看书网 www.shicim.com,最快更新重生90年代最新章节!
不过不着急,先把徐爱国的账结了,等完以后才问道:“老徐,具体多少钱知道吗?”
徐爱国点头道:“老板的要价是四百一平,比市面上的平均价低了三十,面积是一百三十,总价是五万二,但我看老板的儿子很急,估摸着还能把零头抹去,五万就能拿下。”
真便宜!!
后世锦里一间面积一百三十平米的商铺,售价至少六七百万,等上几十年,转手就能赚一百多倍的利润,乃怕算上通胀造成的货币贬值,依然赚翻。
陈立找不到不买的理由,关键是现在拿不拿得出来那么多钱,毕竟五万对他来讲,不是一笔小数目。
陈立也不知道他现在具体有多少钱,只知道这段时间,陈永每隔两天就会把卖竹笋的钱打进他的指定账户。
还有门店,也是如此,每天店长都会把昨天的营业额打进陈立指定账户,留下银行存根作为打款依据,唯一的例外就是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店长会直接从营业额中扣。
交通、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省下陈立不知道多少工作。
陈立也不怕店长从中搞猫腻,一切皆有账可查。
没有短信到账的通知,没有网上银行查询余额的方法,每次只有去银行取钱的时候,陈立才知道他账户上究竟有多少钱。
上一次陈立去取钱,还是军训的时候,因为要给徐爱国结账,加之军训忙,陈立一次性把账户中的三万多块钱全部取了出来。
经过维修中心这段时间的支出,以及两次给徐爱国结账,维修中心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刚才陈立数了一下,只剩下三千多块钱。
还差四万七,陈立不慌,因为这半个月,光是卖竹笋,便至少有三万五以上的收益,更别说现在还有门店。
目前三家市级门店均已开业,开业的时间虽然不长,最长的才三天,但营业额不错,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万元左右。
仅是这几家店,便能凑足五万现金,那还等什么?
陈立进屋,把他放在维修中心的存折找出,出来后说道:“老徐,辛苦你了,现在陪我过去一趟吧!”
“好。”
两人离开维修中心,心急的陈立没有等公交车。
90年代的公交车太少了,运气不好,半个小时都等不到,还不如坐人力三轮车,穿街过巷,速度也不见得比公交车慢。
半个小时,两人来到锦里。
进入锦里古街,沿着街道步行一百多米,靠近武侯祠的方向,就是徐爱国口中那家低价出售的商铺。
现在已经没有营业,朱漆大门上,贴着出售的字样。
徐爱国上前敲门,征得主人同意后,两人这才推开朱漆大门,进入这间古色古香的商铺之中。
跟古代不一样,古代锦里是蓉城装门织锦、售锦的地方。
进入现代,机器代替人工,锦里虽然还有一些店铺织锦、售锦,但大多数店铺都已经选择转型。
90年代,锦里最多的是茶馆,客人来了,点上一壶茶,听听评书,一坐能坐大半天。
这家店也不例外,改行经营起了茶馆。
陈立和徐爱国进来的时候,一名老人正跟一名中年人坐在茶桌前喝茶聊天。
“你好!你好。”
↑返回顶部↑